广东南方职业学院-凯发k8官方

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-凯发k8官方

全总组织“大国工匠”进校园:讲述成长故事 分享绝活经验

发布时间:2015-06-04 点击量:

 全总组织“大国工匠”进校园,讲述成长故事,分享绝活经验

做不可替代的“好技工”

 

  用一杆焊枪为火箭焊“心脏”,为液化天然气船“缝合”薄如纸片的殷瓦钢;一把锉刀可以打磨出比发丝还要纤细10多倍的精密件,也可以为高速动车研磨出严丝合缝的定位臂对接点;一支錾子能够在金银铜上雕刻出千变万化的艺术图案,一双手臂左右摇摆便能“捞”出世界上最好的宣纸……

  这些听起来“神奇”的技艺,绝不是“神话”,而是出自8位国宝级“工匠”之手。

  他们是:中国航天“发动机焊接第一人”高凤林,錾刻大师孟剑锋,“蛟龙号”载人深潜器首席装配钳工顾秋亮,中国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,lng船焊工“牛人”张冬伟,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,宣纸捞纸工周东红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管延安。

  今天,全国总工会邀请他们走进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,用他们的成长成才故事告诉年轻学子,“当一名有价值的好技工是光荣的”!

  “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,锉、焊、磨这些手工技术还有存在的意义吗?钳工、焊工在加工制造中还能有一席之地吗?”十七八岁的技校生们对未来感到迷茫。

  面对一张张年轻的脸庞,高凤林的回答坚定而自信:“任何先进技术都是手臂的延伸,科技如何发展都不能替代人们劳动的双手。如果说,科学家是‘做梦’的人,那么技术工人的职责就是把梦想变为现实。”

  坐在一旁的胡双钱用力点着头:“设备先进了,但优秀的钳工依然很‘吃香’。”以制造大飞机为例,许多零件要实现精细化,数控机床、电子设备都是做不到的,还要靠钳工手工完成。事实上,世界一流的飞机制造公司都保留着钳工岗位,其待遇与工程师一样甚至更高。

  “只要热爱这份工作,不断追求技术的极致,不管在哪里,都是不可替代的。”说这话的宁允展和管延安,凭着多年苦练得来的“手感”,可以精确感知0.05毫米的金属研磨空间、螺丝扣和螺丝帽之间的凹点。这也让他们成为各自领域里“不可替代”的人才。

  有着高超技术的8位工匠,最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。在为学生们上实操课时,顾秋亮戴着老花镜仔细打量一个学生刚“冲”好的工件。

  “你们看,这个钻孔都打歪了,平面坑坑洼洼。大家觉得这算得上好产品吗?”顾秋亮语调一沉,“将来大家走上工作岗位,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可能影响到人们的生命、财产安全,容不得半点马虎!”

  43年前,17岁的顾秋亮成为船舶制造企业的一名钳工。有一次,师傅安排他打磨一个“丝锥”,但他干得并不用心。完工后,“丝锥”装斜了,师傅轻轻一敲,断了。“干活随便,报废率高,像你这样的徒弟,我带不了。”师傅的话像一把钢锤,把顾秋亮砸醒了。“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精益求精,出的产品必须过得了自己这一关,要在离开岗位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:在这份事业里有我的一份贡献!”

  “刻苦、勤奋、专注、坚持、用心、自信、负责……”虽然这堂特殊的专业课只有不到3个小时,季同同、李海旭和张兴正却能一口气列举出从前辈们身上感受到的众多品质。

  学了两年钳工,每天都是“锉、锯、刨”,这让他们体会到未来的学习时光将充满枯燥和辛苦。而8位“大国工匠”的出现,却在他们心中搅起了小小波澜:“也许有一天,我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……”


网站地图